12月12日,省政府第120次常務(wù)會(huì )議審議通過(guò)了《蘭州新區水資源供求規劃(2011-2030)》(以下簡(jiǎn)稱(chēng)《水資源規劃》),根據《水資源規劃》,到2030年,蘭州新區將建成3座給水廠(chǎng),總供水能力將達到87.5萬(wàn)m3/d;規劃新建4座污水處理廠(chǎng),到2030年處理污水能力將達到61.0萬(wàn)m3/d。
現狀:
新區水資源十分貧乏
據介紹,蘭州新區所在的秦王川盆地內無(wú)常年性地表徑流,天然降水量較少,只有降暴雨時(shí)才形成向盆地外泄的洪流。地下水也十分貧乏。地下水層埋深多在20米到100米以下,且礦化度高,總硬度、硫酸鹽、氯化物等因子超標嚴重,無(wú)法達到《地下水質(zhì)量標準》(GB/T14848—93)的Ⅲ類(lèi)標準。此外,補給來(lái)源也非常有限,其中盆地北部山區主要依靠基巖裂隙水和溝谷潛流補給,年補給量約為118萬(wàn)m3;其次,盆地內降水入滲補給,據統計盆地多年平均降水量為272mm,由于蒸發(fā)強度大,降雨入滲補給量相對較小,忽略不計;此外主要依靠灌溉入滲補給,目前秦王川地區地下水資源量為2634萬(wàn)m3,預測2015年地下水資源量1716萬(wàn)m3,2020年地下水資源量1575萬(wàn)m3,2030年地下水資源量1552萬(wàn)m3。而且隨著(zhù)城市規模擴展迅速,造成需水量增加,但受到引大工程年調水總量限制,可利用的引大入秦工程水量有限。且其總干渠、干渠及支渠大多為明渠,供水季節性較強。蘭州新區地勢較高,若從黃河提水,幾何揚程約640m,運行成本較高。
保障:
3座給水廠(chǎng)確保新區用水
根據《水資源規劃》,到2030年,新區將建3座給水廠(chǎng),總供水能力達到87.5萬(wàn)m3/d。其中第一給水廠(chǎng)占地約2.0公頃,采用引大工程水為水源,到2030年供水規模達到2.5萬(wàn)m3/d,第二給水廠(chǎng)占地約12公頃,以引大工程水為水源,到2030年供水規模為25.0萬(wàn)m3/d;第三給水廠(chǎng)占地約18公頃,以引大工程水及黃河水為水源,到2030年供水規模為60.0萬(wàn)m3/d。
根據規劃,新區逐步建成完善的城市排水系統,實(shí)現雨污分流。排水管網(wǎng)覆蓋率達到100%,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100%,污水回用率達到70%,污泥處理處置率達到100%。預測到2030年蘭州新區污水總量為59.13萬(wàn)m3/d。為了做到污水全處理,新區將規劃新建4座污水處理廠(chǎng),到2030年,污水處理達到61萬(wàn)m3/d。其中第一污水處理廠(chǎng)占地約22公頃,主要收集西部排水分區的污水,到2030年處理能力為21萬(wàn)m3/d;第二污水處理廠(chǎng)占地約5公頃,主要收集東南部排水分區的污水,到2030年處理能力為3.0萬(wàn)m3/d;第三污水處理廠(chǎng),占地約15公頃,主要收集中東部排水分區的污水,到2030年處理能力為14.0萬(wàn)m3/d;第四污水處理廠(chǎng),到2030年處理能力為23萬(wàn)立方米/日,占地約23公頃,主要收集北部石化與新材料產(chǎn)業(yè)片區的污水。
規劃:
新區將建設4個(gè)湖濱區11個(gè)單體湖
根據蘭州新區打造“千湖之城”的總體思路,新區將規劃建設4個(gè)湖濱區,11個(gè)單體湖,水體總面積4603畝。推算總蓄水量779萬(wàn)m3,其中引大供水624萬(wàn)m3,灌溉回歸水155萬(wàn)m3。
其中1號湖濱區總規劃面積3855畝,其中水域面積972畝,景觀(guān)綠化2883畝,預計到2020年前實(shí)施。2號湖濱區總規劃面積約1165畝,水面面積463畝,綠化面積682畝(含湖心島76畝),水面東西寬約280m,南北長(cháng)約1.4km,蓄水容積86萬(wàn)m3,周長(cháng)4.5km。預計在2015年前實(shí)施。3號湖濱區總規劃面積3120畝,水體面積836畝,景觀(guān)面積約2284畝。利用水源為秦王川地下水。預計2020年前實(shí)施。4號湖濱區總規劃面積3968畝,其中水域面積853畝,景觀(guān)綠化3115畝,水源采用引大灌區九支渠新增支渠的水。預計到2030年前實(shí)施。
除此之外新區規劃新建11座單體湖,總占地面積2472畝,水面面積1479畝,綠化面積993畝,總蓄水量199.2萬(wàn)m3,分期實(shí)施,近期2015年前實(shí)施5、6、8、9號單體湖,中期2020年前實(shí)施4、7、11號單體湖,遠期2030年前實(shí)施1、2、3、10號單體湖。